泉州再次荣膺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
泉州再次荣膺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
泉州再次荣膺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泉州再次荣膺“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”称号
城乡共美写文明 海丝(hǎisī)名城绽新辉
泉州网(quánzhōuwǎng)6月(yuè)6日讯(融(róng)媒体记者 廖培煌 通讯员 罗超鹏 林杰)日前,泉州市再次荣膺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。这一荣誉的背后(bèihòu),是泉州统筹推动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,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深耕细作与创新实践。
如今的(de)泉州(quánzhōu),正以世遗之城的独特魅力,让文明新风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,勾勒出一幅城乡共美、人文和谐的新时代画卷。
漫步泉州街巷(jiēxiàng),承古焕新的(de)城市肌理(jīlǐ)、井然有序的交通脉动、温暖升腾的市井烟火,恰似一幅古韵今风交融的文明长卷,生动诠释着(zhe)世遗之城的精神品格。作为21世纪“海丝名城”,泉州始终秉持“人民(rénmín)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核心理念,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深入。
创建为民,践行初心。泉州创新开发(kāifā)文明城市创建问卷调查小程序,实现市民诉求“掌上直达”,98%的(de)满意率印证着“创建惠民”的扎实(zhāshí)成效。持续推进(tuījìn)交通秩序、占道经营、公共环境3项整治和文明村镇(cūnzhèn)、公益广告、设施建设、农贸市场、校园周边环境管理5项提升行动,解决“关键小事”6500余个。
聚焦“家门口的烦恼”,将民生问题转化为“文明(wénmíng)(wénmíng)提升点”。泉州创新提出《落实“四个纳入”文明创建 助推社区(小区)物业管理提升工作方案》,将物业管理与文明培育(péiyù)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及城市文明建设深度融合。全(quán)市2200余个小区实现居民(jūmín)文明公约全覆盖,“文润万家”“文化集市进小区”等文化品牌利民惠民,电动车停放(tíngfàng)充电、环境卫生、消防安全等10类群众关切问题得到推动解决。鲤城区金山小区居民陈女士感慨:“小区成立物业公司并推行居民公约后,环境更整洁(zhěngjié),秩序更规范,大家参与(cānyù)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也更高了(le)。”
泉州聚焦“环湾、向湾(xiàngwān)、同城化”发展战略,大力推进(tuījìn)“环泉州湾”文明城市群创建。
在文明(wénmíng)城市梯队建设中,泉州成绩斐然。2025年,泉州市本级及石狮市、晋江市、德化县继续保留全国(quánguó)文明城市荣誉称号,惠安县、永春县新(xīn)认定(rèndìng)命名(mìngmíng)为第七届(dìqījiè)全国文明城市,“环泉州湾”文明城市群建设实现新突破。此外,新认定命名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15个、文明单位20个,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(jiātíng)2户(hù)、文明校园4所;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村镇30个、文明单位37个、文明家庭2户、文明校园5所。截至目前,泉州全国文明城市(含县级)、全国文明村镇、全国文明校园数量均居全省第一。
在城乡(chéngxiāng)融合(rónghé)发展领域,泉州(quánzhōu)探索出“五力”并举策略:增强“城乡一体”合力、强化“以城带乡”引力、挖掘“以乡促城”潜力、汇聚“城乡服务”动力(dònglì)、提升“城乡治理”能力。“跨镇联建(liánjiàn)”破解城乡文明密码,“八好村镇(cūnzhèn)”与“一镇一园”共绘(gònghuì)文明发展蓝图。以3个城乡融合创建试点县(市)为重点,培育4个省级城乡融合发展建设项目,推选6个省级“星级文明集市”,绘就了村美、业兴、民富、人和的文明宜居新图景。
泉州市持续推动道德典型引领文明新风,用榜样作用激发(jīfā)奋进力量。(林劲锋 摄(shè))
“道德模范不仅是荣誉,更是责任与使命。”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史玉阳的(de)话语,道出了泉州公民道德(gōngmíndàodé)建设的深刻内涵。
道德(dàodé)典型引领文明新风,榜样作用激发奋进力量。截至目前,泉州市8人次获全国(quánguó)道德模范提名奖,30人次获福建(fújiàn)省道德模范,213人获泉州市道德模范,96人入选“中国好人”,204人入选“福建好人”,2人获“感动福建”十大(shídà)人物,2人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,15人获省级新时代好少年,各项数量均居全省(quánshěng)前列。
为让榜样力量(lìliàng)触手可及,泉州推选22名“时代新风传播人(rén)”,开展“凝聚榜样力量・践行(jiànxíng)核心价值观”基层宣讲活动27场次。同时,落实道德模范帮扶礼遇措施(cuòshī),节日期间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先进典型,让“德者有得”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。
聚焦(jùjiāo)立德树人,泉州深耕(shēngēng)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。围绕“扣好人生(rénshēng)第一粒扣子”主题,开展“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”“童声(tóngshēng)里的中国”等道德实践活动,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;通过心理健康进社区、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;打造“城乡学校少年宫”品牌,为未成年人搭建梦想舞台(wǔtái)。
泉州把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建设城市文明(wénmíng)(wénmíng)深度交融,精心(jīngxīn)呵护世遗文化(wénhuà),接续传承(chuánchéng)文化基因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22处世界遗产点,开展“文明刺桐城·有礼(yǒulǐ)泉州人”“有礼讲堂”等活动,依托27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推动非遗活态(yíhuótài)传承。同时,以“文明实践+”模式,开展文明交通、文明旅游、文明餐桌、文明养犬等主题活动,培育公共生活好习惯。以65个省市家风家训馆为示范,活化祠堂载体(zàitǐ),举办家风家训展示活动,深化殡葬移风易俗宣传,引导民俗活动文明有序开展。
泉州聚焦群众多样化需求,持续(chíxù)深化新(xīn)时代(shídài)文明(wénmíng)实践工作。建成实践中心13个(gè)、实践所163个、实践站2539个,整合六大场所建成实践点1129个。创新(chuàngxīn)提出“五共”结对共建机制(jīzhì),在全省率先实现共建“全覆盖”。以“五个一”推进“循迹再奋进”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工程,6个单位入选省级首批提质培优工程文明实践单位,培育市级14个、县级100个提质培优工程文明实践单位,推动文明实践在基层“活”起来、“火”起来。
志愿服务(fúwù)成为泉州文明实践的亮丽名片。组建文明实践志愿队伍7845支,累计开展活动25万余场次(chǎngcì),服务群众上(shàng)亿人次。围绕传统节日和重要时点,开展“文明实践我行动”、“关爱健康(jiànkāng)传递文明”、“爱心午餐”、“99公益日”募捐等活动,12万人次志愿者(zhìyuànzhě)参与文旅(wénlǚ)经济主题志愿服务,服务游客500万人次,为泉州文旅发展注入文明动力。
文明如水,润物无声。泉州将以(yǐ)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为新起点,持续凝聚全民共建合力(hélì),厚植文明土壤,让世遗之城(yízhīchéng)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,绽放出(chū)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。未来,这座千年古城将继续以奋进之姿,为奋勇争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贡献精神文明力量。

泉州再次荣膺“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”称号
城乡共美写文明 海丝(hǎisī)名城绽新辉
泉州网(quánzhōuwǎng)6月(yuè)6日讯(融(róng)媒体记者 廖培煌 通讯员 罗超鹏 林杰)日前,泉州市再次荣膺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。这一荣誉的背后(bèihòu),是泉州统筹推动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,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深耕细作与创新实践。
如今的(de)泉州(quánzhōu),正以世遗之城的独特魅力,让文明新风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,勾勒出一幅城乡共美、人文和谐的新时代画卷。
漫步泉州街巷(jiēxiàng),承古焕新的(de)城市肌理(jīlǐ)、井然有序的交通脉动、温暖升腾的市井烟火,恰似一幅古韵今风交融的文明长卷,生动诠释着(zhe)世遗之城的精神品格。作为21世纪“海丝名城”,泉州始终秉持“人民(rénmín)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核心理念,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深入。
创建为民,践行初心。泉州创新开发(kāifā)文明城市创建问卷调查小程序,实现市民诉求“掌上直达”,98%的(de)满意率印证着“创建惠民”的扎实(zhāshí)成效。持续推进(tuījìn)交通秩序、占道经营、公共环境3项整治和文明村镇(cūnzhèn)、公益广告、设施建设、农贸市场、校园周边环境管理5项提升行动,解决“关键小事”6500余个。
聚焦“家门口的烦恼”,将民生问题转化为“文明(wénmíng)(wénmíng)提升点”。泉州创新提出《落实“四个纳入”文明创建 助推社区(小区)物业管理提升工作方案》,将物业管理与文明培育(péiyù)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及城市文明建设深度融合。全(quán)市2200余个小区实现居民(jūmín)文明公约全覆盖,“文润万家”“文化集市进小区”等文化品牌利民惠民,电动车停放(tíngfàng)充电、环境卫生、消防安全等10类群众关切问题得到推动解决。鲤城区金山小区居民陈女士感慨:“小区成立物业公司并推行居民公约后,环境更整洁(zhěngjié),秩序更规范,大家参与(cānyù)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也更高了(le)。”
泉州聚焦“环湾、向湾(xiàngwān)、同城化”发展战略,大力推进(tuījìn)“环泉州湾”文明城市群创建。
在文明(wénmíng)城市梯队建设中,泉州成绩斐然。2025年,泉州市本级及石狮市、晋江市、德化县继续保留全国(quánguó)文明城市荣誉称号,惠安县、永春县新(xīn)认定(rèndìng)命名(mìngmíng)为第七届(dìqījiè)全国文明城市,“环泉州湾”文明城市群建设实现新突破。此外,新认定命名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15个、文明单位20个,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(jiātíng)2户(hù)、文明校园4所;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村镇30个、文明单位37个、文明家庭2户、文明校园5所。截至目前,泉州全国文明城市(含县级)、全国文明村镇、全国文明校园数量均居全省第一。
在城乡(chéngxiāng)融合(rónghé)发展领域,泉州(quánzhōu)探索出“五力”并举策略:增强“城乡一体”合力、强化“以城带乡”引力、挖掘“以乡促城”潜力、汇聚“城乡服务”动力(dònglì)、提升“城乡治理”能力。“跨镇联建(liánjiàn)”破解城乡文明密码,“八好村镇(cūnzhèn)”与“一镇一园”共绘(gònghuì)文明发展蓝图。以3个城乡融合创建试点县(市)为重点,培育4个省级城乡融合发展建设项目,推选6个省级“星级文明集市”,绘就了村美、业兴、民富、人和的文明宜居新图景。

泉州市持续推动道德典型引领文明新风,用榜样作用激发(jīfā)奋进力量。(林劲锋 摄(shè))
“道德模范不仅是荣誉,更是责任与使命。”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史玉阳的(de)话语,道出了泉州公民道德(gōngmíndàodé)建设的深刻内涵。
道德(dàodé)典型引领文明新风,榜样作用激发奋进力量。截至目前,泉州市8人次获全国(quánguó)道德模范提名奖,30人次获福建(fújiàn)省道德模范,213人获泉州市道德模范,96人入选“中国好人”,204人入选“福建好人”,2人获“感动福建”十大(shídà)人物,2人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,15人获省级新时代好少年,各项数量均居全省(quánshěng)前列。
为让榜样力量(lìliàng)触手可及,泉州推选22名“时代新风传播人(rén)”,开展“凝聚榜样力量・践行(jiànxíng)核心价值观”基层宣讲活动27场次。同时,落实道德模范帮扶礼遇措施(cuòshī),节日期间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先进典型,让“德者有得”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。
聚焦(jùjiāo)立德树人,泉州深耕(shēngēng)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。围绕“扣好人生(rénshēng)第一粒扣子”主题,开展“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”“童声(tóngshēng)里的中国”等道德实践活动,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;通过心理健康进社区、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;打造“城乡学校少年宫”品牌,为未成年人搭建梦想舞台(wǔtái)。
泉州把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建设城市文明(wénmíng)(wénmíng)深度交融,精心(jīngxīn)呵护世遗文化(wénhuà),接续传承(chuánchéng)文化基因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22处世界遗产点,开展“文明刺桐城·有礼(yǒulǐ)泉州人”“有礼讲堂”等活动,依托27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推动非遗活态(yíhuótài)传承。同时,以“文明实践+”模式,开展文明交通、文明旅游、文明餐桌、文明养犬等主题活动,培育公共生活好习惯。以65个省市家风家训馆为示范,活化祠堂载体(zàitǐ),举办家风家训展示活动,深化殡葬移风易俗宣传,引导民俗活动文明有序开展。
泉州聚焦群众多样化需求,持续(chíxù)深化新(xīn)时代(shídài)文明(wénmíng)实践工作。建成实践中心13个(gè)、实践所163个、实践站2539个,整合六大场所建成实践点1129个。创新(chuàngxīn)提出“五共”结对共建机制(jīzhì),在全省率先实现共建“全覆盖”。以“五个一”推进“循迹再奋进”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工程,6个单位入选省级首批提质培优工程文明实践单位,培育市级14个、县级100个提质培优工程文明实践单位,推动文明实践在基层“活”起来、“火”起来。
志愿服务(fúwù)成为泉州文明实践的亮丽名片。组建文明实践志愿队伍7845支,累计开展活动25万余场次(chǎngcì),服务群众上(shàng)亿人次。围绕传统节日和重要时点,开展“文明实践我行动”、“关爱健康(jiànkāng)传递文明”、“爱心午餐”、“99公益日”募捐等活动,12万人次志愿者(zhìyuànzhě)参与文旅(wénlǚ)经济主题志愿服务,服务游客500万人次,为泉州文旅发展注入文明动力。
文明如水,润物无声。泉州将以(yǐ)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为新起点,持续凝聚全民共建合力(hélì),厚植文明土壤,让世遗之城(yízhīchéng)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,绽放出(chū)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。未来,这座千年古城将继续以奋进之姿,为奋勇争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贡献精神文明力量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